德晟新闻资讯
常见问题
怎样判断血液是否完全凝固
血液凝固的原理:血液从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胶冻状凝块的过程,即为血液凝固。这是由凝血因子参与的一系列蛋白质有限水解的过程。
血液促凝的原理:血液凝固简称凝血,是血液由流动状态变为凝胶状态的过程,它是止血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血过程是一系列凝血因子被相继酶解激活的过程,最终生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凝块。迄今为止,参与凝血的因子共有14个。其中用罗马数字编号的有12个(从Ⅰ-Ⅷ,其中因子Ⅵ并不存在)。
血液促凝剂
血液凝固的关键过程是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的纤维蛋白。多聚体纤维蛋白交织成网,将很多血细胞网罗其中形成血凝块。在血液凝固过程后1~2小时,血凝块在血小板的作用下发生收缩并析出的淡黄色液体,这种液体被称为血清。与血浆相比,血清缺乏纤维蛋白原和少量参与血凝的其他血浆蛋白质,又增添了少量血凝时由血小板释放出来的物质。
促凝管的意义:人体的血液在抽进促凝管内后,由于促凝管内添加了大量的可以激活血液凝固的物质,将原本需要1-2个小时才能完成的血液凝固过程缩短到了15-30分钟,大大节省了医院检测时间,让医生能够快速得到检测结果,所以促凝管被医院广泛使用。
如何判断血液完全凝固:
初始阶段:轻微晃动促凝管,血液在促凝管内可以自由流动。
轻微凝固阶段:轻微晃动促凝管,血液在管内不在流动。
中级凝固阶段:轻微晃动促凝管,血液在管内不流动且有血清析出。
深层凝固状态:大量血清析出,轻微晃动促凝管,血块因为完全收缩可以在管内来回滑动。
血液中加入草酸盐、柠檬酸钠、EDTA时,之所以有抗凝作用,就是由于钙离子被除去的缘故;血液在血管内之所以不凝固,是因为在正常血管内,接触因子未被激活和血浆中存在有抗凝血因子(抗凝血酶、肝素等)所致。
德晟生化专业从事采血管添加剂,体外诊断试剂,缓冲剂,发光底物的研发、生产、销售。在采血管添加剂方面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专业的生产研发能力。为国内外百余家生产企业提供产品及原料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