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肝素锂与肝素钠对全血细胞计数的影响
肝素是一次性真空采血管内常用的一种添加剂,作用主要是防止采血后快速凝固,即血液抗凝。肝素抗凝剂通常有两种肝素盐——肝素钠和肝素锂,这里介绍两者对全血细胞技术的影响。
现在全血细胞仪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医疗检测领域,选择不同的抗凝剂对检测结果是相当重要的,抗凝剂的种类比较多,EDTA二钾是ICSH推荐的全血细胞分析用抗凝剂,因此可以作为血液检测结果的一个参考标准。由于多种原因,需要用到肝素钠和肝素锂抗凝管,偶尔会出现拿错抗凝管的情况需要重新采血,甚至引起矛盾影响医患关系。可以通过实验说明为什么药用肝素锂而不用肝素钠。
肝素锂抗凝剂
实验方法简介:
随机采集静脉血液样本分为三组分装于EDTAK2管、肝素锂管、肝素钠管三种真空采血管中,进行WBC、PLT计数,其中EDTA-K2管作为标准对照组。
实验步骤:
依次静脉采血2ml于EDTA二钾血常规真空采血管,3ml于肝素锂抗凝管,3ml于肝素钠抗凝管,轻轻颠倒混匀。按肝素钠、肝素锂、EDTA二钾的顺序每隔10分钟依次上机测定,测定6次后,将样本保温室保温2小时、3小时后再测定依次,并收集数据。
实验结果:
肝素钠抗凝剂组随着保存时间延长,WBC逐渐增高(2h后又逐渐下降),PLT逐渐下降;肝素锂管WBC上升和PLT下降都不大,变化缓慢;EDTA二钾管抗凝结果比较稳定。各组出现一例对肝素锂、EDTA二钾依赖性凝集的除外。10分钟内肝素锂管和EDTA二钾管检测结果几乎一致。
肝素抗凝原理:
肝素是一种含硫酸基团的黏多糖,可加强抗凝血酶Ⅲ结合,促进其对凝血因子和凝血酶活性的抑制,灭活丝氨酸蛋白酶,从而具有阻止凝血酶形成和抑制血小板聚集等多种作用,但过量肝素会引起WBC聚集,肝素盐粉剂会引起白细胞聚集;3.25%肝素钠使WBC聚集不明显,不阻止PLT聚集,3.25%的肝素锂1小时内可阻止WBC、PLT聚集,2小时内PLT聚集缓慢,适合血细胞检测。
通过实验和了解肝素抗凝原理可以总结,对于需要检查血常规、肝功、肾功、电解质的样本,可以用3.25%的肝素锂抗凝管,先检查血常规,再检查剩余一项或几项,可以节约成本。德晟生产的采血管添加剂肝素盐既有肝素钠,也有肝素锂,可以根据检测项目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