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引关注 饲用酶制剂行业需求旺盛

发布时间:

2019-05-29


我国生物酶制剂工业起步于上世纪60年代中期,经过不断的发展和创新,酶制剂产品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各工业领域。随着酶制剂应用领域的扩大、应用技术的提高和需求的日益增加,酶制剂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已占据一席之地。

近年来随着技术积累和技术进步,我国酶制剂在工业中逐渐开始应用和普及。国内酶制剂企业通过不同形式与国际同行进行合作与交流,并逐渐形成了自主研发能力,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已经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目前我国的商品酶制剂多达十几个大类,广泛应用于各工业领域,在国内市场上逐渐替代了价格昂贵的进口产品,市场份额不断扩大,部分产品已经实现批量出口。

酶制剂

早期我国局限于生产糖化酶、植酸酶、淀粉酶三类酶制剂产品,经过技术提升与产业升级,目前我国可生产的酶制剂主要由糖化酶、植酸酶、淀粉酶、蛋白酶、纤维素酶、木聚糖酶、甘露聚糖酶、果胶酶、脂肪酶、乳糖酶、角质酶等30多种酶制剂。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出具的《2018-2023年中国酶制剂行业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显示,我国酶制剂产量不断增长,2017年我国酶制剂产量为132万标吨,同比增长4.76%。

饲用酶制剂是酶制剂的重要细分行业之一,饲用酶制剂行业的发展与下游饲料加工行业和畜牧养殖行业的发展息息相关。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动物性产品需求越来越大,极大推动了我国饲料工业和畜牧养殖业的发展。

在我国饲料加工行业及养殖行业面临着食品安全、资源短缺及环境污染等三大亟待解决的问题的背景下,饲用酶制剂产品的研发和市场推广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方面,饲用酶制剂的应用有利于节约粮食,缓解人畜争粮的矛盾,为饲料的开源节流提供一种新的有效途径,

另一方面,饲用酶制剂的应用有利于降低畜禽粪氮、粪磷的排放量,从而大幅度减轻养殖业造成的环境污染。而且,在饲料中应用饲用酶制剂产品能减少饲用抗生素等药物饲料添加剂的使用,有利于降低药物残留、保障食品安全。

随着食品安全越来越为社会所关注,保障饲料安全成为当前饲料工业面临的重要课题。非营养性促生长添加剂主要为抗生素,可能导致动物自身免疫力降低,也可能对人类健康产生危害,如药物残留、病原微生物的抗药性等,为此越来越多的国家禁止在饲料中使用抗生素。

饲用酶制剂具有替代抗生素的功能,酶制剂本身安全、无毒,在动物体内无蓄积和残留,被称为“绿色天然”添加剂,能有效保护环境,促进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饲用酶制剂可将具有抗营养特性的非淀粉多糖降解为寡糖,可提高动物免疫水平,增强动物的抗病能力,提高动物的成活率,有效减少抗生素的使用,促进养殖业向绿色、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酶制剂,酶制剂原料,试剂盒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