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血抗凝剂管如何选择:抗凝机制、适用项目指南
发布时间:
2025-08-30
在临床检验和医学研究中,不同的抗凝剂具有不同的抗凝机制,适用于不同的检测项目。合适的抗凝剂管能确保血液样本的质量,但是在选择时需要综合考虑抗凝机制、适用项目、抗凝剂与检测仪器的兼容性、样本保存时间和条件等多个方面。只有正确选择和使用采血抗凝剂管,才能保证血液样本的质量。
(抗凝剂EDTA二钾)
常见抗凝剂的抗凝机制
1.乙二胺四乙酸(EDTA)钾盐:EDTA的抗凝机制主要是与血液中的钙离子形成稳定的螯合物。钙离子在血液凝固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它参与纤维蛋白的形成。EDTA通过螯合钙离子,使血液中钙离子浓度降低,从而阻止凝血过程的发生。EDTA对血细胞形态影响较小,能较好地保持细胞的完整性,常用于血常规检测等项目。
2.枸橼酸钠:枸橼酸钠同样是通过与钙离子结合来实现抗凝。它与钙离子形成难解离的可溶性络合物,降低血液中钙离子浓度,进而抑制凝血过程。枸橼酸钠的抗凝作用相对较弱,但其对凝血因子V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在临床检验中,枸橼酸钠常用于凝血功能检测,如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检测项目。
3.肝素钠/锂:肝素的抗凝机制较为复杂,它主要通过增强抗凝血酶Ⅲ(AT - Ⅲ)的活性来发挥作用。AT - Ⅲ是一种生理性抗凝物质,能与多种凝血因子结合并抑制其活性。肝素与AT - Ⅲ结合后,从而快速抑制凝血过程。肝素抗凝作用强,能快速阻止血液凝固,常用于急诊生化检测等需要快速获得检测结果的项目。
不同抗凝剂适用的检测项目
1.血常规检测:血常规检测主要包括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血小板计数等项目。EDTA因其对血细胞形态影响小,能准确反映血细胞的真实形态和数量,成为血常规检测的理想抗凝剂。使用EDTA抗凝的采血管,能保证血液样本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稳定,便于准确检测各项血常规指标。
2.凝血功能检测:凝血功能检测如PT、APTT、纤维蛋白原测定等项目,需要准确反映凝血因子的活性。枸橼酸钠由于对凝血因子V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且其抗凝作用相对较弱,不会过度干扰凝血过程,因此是凝血功能检测的标准抗凝剂。在进行凝血功能检测时,通常使用枸橼酸钠抗凝管采集血液样本,按照规定的血液与抗凝剂比例(一般为9:1)进行采血。
3.生化检测:生化检测项目繁多,包括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等指标的检测。对于大多数生化检测项目,肝素抗凝管是常用的选择。肝素抗凝作用强,能快速阻止血液凝固,使样本能尽快用于检测,减少因血液凝固导致的成分变化。
4.血气分析:血气分析主要用于检测血液中的酸碱度(pH)、氧分压(PO₂)、二氧化碳分压(PCO₂)等指标,评估患者的呼吸功能和酸碱平衡状态。肝素钠、肝素锂是血气分析的理想抗凝剂。
(抗凝剂肝素锂)
湖北新德晟作为采血管添加剂供应厂家,凭借其研发与生产能力,在业内声誉斐然。其提供的各类采血管添加剂,如EDTA钾盐、肝素锂、肝素钠等,质量上乘、性能稳定。新德晟严格把控生产流程,还能依据客户需求定制添加剂,同时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与完善的售后服务,如果您有采购意向,欢迎随时联系!
EDTA二钾,肝素锂
下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