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d体外诊断行业中不同免疫诊断方法的比较
发布时间:
2019-07-22
德晟科技研发生产的鲁米诺和吖啶酯系列,是用于化学发光免疫的,也是免疫诊断行业最先进最有发展前景的免疫诊断方法。
国内最早于上世纪60年代出现的是同位素放射免疫检测,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实际成本低而且得灵敏度高,但是这个有放射性污染,且有效期短操作复杂,现在逐渐退出市场,县级医院还是用得比较普遍。
到了70年代,就出现了胶体金技术,胶体金法操作简单快速,稳定性也好,不足之处在于灵敏度偏低。
80年代出现的有时间分辨荧光法和ELISA酶联免疫法。时间分辨荧光免疫优点在于灵敏度较高,实际较稳定,但是操作复杂,反应时间长,实际成本较高。ELISA酶联免疫现普遍使用于各级临床机构,为我国临床免疫诊断的基本方法,因为这种方法技术稳定且成本低,性质稳定,只是灵敏度相对低,检测时间长,不能精确定量。
90年代出现的化学发光免疫检测,一直沿用至今,化学发光的灵敏度高、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实际稳定且有效期长,但实际成本较高。化学发光也经历了几代发展,差别是:以异鲁米诺为发光标记物;辣根酶标记异鲁米诺为发光物;吖啶酯为标记物;碱性磷酸酶标记AMPPD为发光物;电化学发光。
目前,我国酶联免疫和化学发光并存,近年来化学发光市场份额占比越来越大,已经逐渐替代酶联免疫成为免疫诊断的主流技术,产品研发向全自动化、小型化、便捷化和智能化方向快速发展,标志着化学发光诊断仪器正从技术产品期过渡到普及期。政策方面国家政策鼓励国产替代进口。
德晟科技自05年就开始研发生产血液检测体外诊断方面试剂,对色原底物新型Trinder's试剂、生物缓冲剂及化学发光试剂有着较深的研究。
诊断原料,诊断试剂,化学发光,吖啶酯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