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发光免疫检测中运用的微球

发布时间:

2019-08-27


在化学发光免疫检测实验中,通常会用到吖啶酯、鲁米诺及AMPPD等,但这些在实验中是作为直接发光或间接发光的发光底物,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用到磁珠、微球、酶标板等来作为抗原抗体或蛋白的固相载体。本文现简单介绍下微球。

微球有很多类型,制备微球的载体材料很多,主要分为天然高分子微球(如淀粉微球,白蛋白微球,明胶微球,壳聚糖等)和合成聚合物微球(如聚乳酸微球)。其中常用的磁珠本身也是一种具有细小粒径的超顺磁微球。

微球是药物分散或被吸附在高分子、聚合物基质中而形成的微粒分散体系。粒径范围一般为1~500um,小的可以是几纳米,大的可达800um,其中粒径小于500nm的,通常又称为纳米球(nanospheres)或纳米粒(nanoparticles),属于胶体范畴。

不仅仅在生化检测中的食品安全检测、疾病诊断、环境监测、生物制药等会运用到微球,各种各样的微球是现代工业的基础材料,目前主要被国外企业垄断。仅微电子领域,每年中国要进口几百亿的微球。液晶面板中必须用到间隔物微球及光扩散微球;微型芯片的引脚无法用焊锡链接,必须用到导电金球。

在生化领域,微球主要是使抗原、抗体、蛋白质和其它生物分子通过多种机制吸附至载体表面,这包括通过疏水键、流水/离子键的被动吸附,通过引入其它活性基团如氨基和碳基的共价结合,以及通过表面改性后的亲水键结合。生物医用高分子微球通常为核-壳复合结构,其中壳层具有生物活性或对特定环境有亲合性,而核作为这类活性大分子的载体,使微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或者,核为具有一定生物功能性的高分子,而壳层作为保护层,维持核内物质的活性。

德晟科技自05年就开始研发生产血液检测体外诊断方面试剂,对色原底物新型Trinder's试剂、生物缓冲剂及化学发光试剂有着较深的研究。

微球,化学发光,鲁米诺,吖啶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