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发光试剂的发展历程

发布时间:

2020-03-04


化学发光技术从最开始发展至今,经历了历代先贤的不断研究,现如今化学发光试剂已经广泛应用于肿瘤标记物、传染病、内分泌功能、激素等方面的诊断。纵观历史发展的舞台,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到化学发光试剂总的发展历程。

化学发光萌芽于放射性免疫标记

20世纪50年代,YallowBerSon初次提出用放射性元素125I作为标记物测定胰岛素。该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抗体和抗原易于碘化标记,应用范围宽;但使用放射性元素会有污染物处理问题,损害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1970年代起,各种非放射性标记方法逐步发展起来。

1977年,Tsuji等基于放射免疫分析的原理,将酶的化学发光与免疫反应结合起来,发展了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CLIA)方法,它将发光物质和酶标记在抗原或者抗体上,免疫反应结束后,加入氧化剂或酶底物而发光,通过测量发光强度,根据标准曲线测定待检测物的浓度。

开发出首台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

20试剂80年代,美国Ciba Corning公司应用吖啶酯试剂开发出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ACS-180,配套吖啶酯标记试剂,为首台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但由于后续多款产品在在使用过程中故障过多,逐渐淡出历史舞台,

四代化学发光试剂交相争辉

经过近40年发展历程,化学发光已经陆续出现四代试剂的迭代:

首代试剂以异鲁米诺为发光标记物,采用CLIA方法,代表企业为意大利索灵公司(DiaSorin)。索灵总部位于意大利,成立于1968年,主要研发、生产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检测的仪器及试剂。公司的免疫诊断产品在传染病及维生素D检测领域享誉各地,一直是ToRCH(优生优育)及维生素D检测的开创者,并拥有高血压、EB病毒、粪检等特殊检测项目。

第二代试剂,采用CIEIA,采用辣根酶标记鲁米诺为发光标记物,代表企业为强生公司。

强生于1997年推出全自动发光免疫分析仪Vitros ECi,速度100T/H,后续不断升级演化,还推出了Vitros 5600的生化免疫一体机。OCD的发光主要与干式生化绑定,主攻急诊市场。

第三代试剂,采用CLIA用吖啶酯为标记物的试剂,随着集成化实验室的推广,信息化系统在临床检验中作用越来越凸显。根据美国病理职业医师学会统计,目前各国有超过30家大型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的厂家有超过60个免疫自动化化学发光检测系统。该系统发展趋势为检验仪器的实验室集成化、系列化、智能化。

第四代试剂,为电化学发光试剂罗氏1896 年于瑞士成立,综合实力在体外诊断领域排各国前列。免疫领域,罗氏以电化学发光为其核心产品,该产品是由宝灵曼1996年研发而成,具有核心专利保护,被称为第四代化学发光

我们能有今天日益成熟的技术,要感恩于先技术先辈们的不断研究与付出,德晟现生产研发的化学发光试剂有鲁米诺、异鲁米诺、吖啶酯系列等,长期合作企业100+,德晟现如今能在化学发光领域不断强大,更应该牢记使命,不断前行,让化学发光技术迈上一个更高的台阶。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有这么好的历史舞台做铺垫,德晟定将不负使命,研发出较好较新的产品,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化学发光试剂,吖啶酯,鲁米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