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揭开冠状病毒检测的神秘面纱
发布时间:
2020-08-18
冠状病毒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2003年的非典就是一场冠状病毒带来的灾难,看似我们非常熟悉冠状病毒,但是真正了解其构造和致病机制的人恐怕只有那些专业人员了,关于核酸检测对大部分百姓来说那就更像是蒙上了面纱的少女,具有一定神秘感。最近感染到人类的冠状病毒是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SARS-CoV-2),并于2019年12月在中国被首次报道,随后在2020年3月被WHO确认为全球大流行病。这种病毒导致的疾病是一种呼吸道疾病,可导致轻微的流感样症状甚至致命的肺部疾病。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揭开这层面纱,让大家更清楚的了解冠状病毒及核酸检测。
德晟病毒保存液
冠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寄生于活细胞中,遗传物质是单股正链RNA,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冠状病毒主要攻击呼吸系统的细胞。当冠状病毒进入人体时,它们必须和宿主细胞的脂膜融合,然后才能传递他们的遗传物质。目前已知的是,一种在结构上被归类为I 类病毒融合蛋白,并和流感病毒与艾滋病病毒在同一组的S 蛋白,会推动病毒结合并入侵细胞。S 蛋白的蛋白质剪切表明是它的结合肽(FP)发起了膜融合。
目前针对冠状病毒普遍采用的检测方法是核酸检测,核酸检测具有早期诊断、灵敏度和特异性高等特点,是确诊新冠肺炎的“金标准”,最常见的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核酸序列的方法是荧光定量PCR(聚合酶链式反应)。由于新型冠状病毒是RNA病毒,试剂盒检测基本都采用反转录加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法(RT-PCR),扩增病原体的核酸 (RNA) ,同时通过荧光探针实时检测扩增产物。在PCR反应体系中,包含一对特异性引物以及一个Taqman探针,该探针为一段特异性寡核苷酸序列,两端分别标记了报告荧光基团和淬灭荧光基团。探针完整时,报告基团发射的荧光信号被淬灭基团吸收;如反应体系存在靶序列,PCR反应时探针与模板结合,DNA聚合酶沿模板利用酶的外切酶活性将探针酶切降解,报告基团与淬灭基团分离,发出荧光。每扩增一条DNA链,就有一个荧光分子产生。荧光定量PCR仪能够监测出荧光到达预先设定阈值的循环数(Ct值)与病毒核酸浓度有关,病毒核酸浓度越高,Ct值越小。
德晟研发生产的病毒样本保存液可为核酸检测提供核酸保存介质,分为病毒灭活样本保存液和非灭活型,非灭活型病毒样本保存液可以完整保护好病毒的蛋白,可用于细胞培养。针对不同的需求所适用的病毒样本保存液也会有所不同,有需求的可直接来电咨询。
核酸检测,病毒保存,病毒保存液,样本保存液,灭活样本保存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