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核酸检测VS抗体检测谁胜谁负

发布时间:

2020-09-07


按照检测目标来区分,常见的病原体临床检测技术主要包括四大类:核酸检测、抗体检测、抗原检测和培养法,培养法周期长,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核酸(DNA或RNA)是病毒的遗传物质,检测其特征序列即可确定病原体;人体免疫系统对侵入体内的病原体(新型冠状病毒)可通过免疫应答反应产生特异性与之结合的抗体(IgG和IgM), 通过检测病人血清样本中的IgG或/和IgM,可确定病原体。现有及研发中的新型冠状病毒快速检测试剂也都属于这三大类。

  核酸检测:新冠病毒的传染病非常强,工作人员采样时,往往不能离被采样者太近,这很容易造成采集深度不够的问题,无法采到真正需要的样本。德晟科技的王总对健康界表示,样本采集后需立刻进行灭活,降低其潜在传染性,但是由于灭活技术不同,被灭活后病毒的基因片段很可能被降解,在标本中也就无法检出病毒,德晟科技目前研发的灭活病毒保存液操作简单无需配液,体系内含有高效病毒裂解液,采样后即刻灭活病毒,有效防止二次感染风险,内含核酸Rnase酶抑制剂,更大化程度保护病毒核酸稳定不被降解,大幅提高了核酸提取效率。

  抗体检测:基于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免疫学原理检测病人血清中病原体对应的特异性抗体,是传统的临床病原体检测方法,主要有胶体金法、免疫荧光层析法、酶联免疫法、化学发光法等。胶体金法操作便捷,10-15分钟即可完成检测;免疫荧光层析法需要仪器判读;酶联免疫法可采用常规酶标仪判读,灵敏度较高,操作步骤较多,检测时间需1.5小时;化学发光法灵敏度亦较高,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时长一般约半小时。

总体来说,与核酸检测方法相比,抗体检测法更加简单,样本来源和处理单一,更易控制。抗体检测法的可操作性及检测时间优于核酸检测法,而敏感性及特异性等指标则不如核酸检测法,在实际检测过程中需要两者联合检测,综合判断,核酸检测确保“不错”,抗体检测确保“不漏”,提高病毒携带者的阳性检出率,减少传播风险。

 

核酸检测,抗体检测,病毒保存液,灭活病毒保存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