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将永远和新冠共存!世卫警告:我们回不去了……
发布时间:
2020-10-06
“我们回不去过去的样子了。”这句话出现在爱情小说之中固然令人伤感,但给人带来的震撼却远远不如出现在现实中,出现在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的口中。就在前几天,英国各大媒体,都将同一条新闻放在了醒目的位置:“新冠病毒将永远与我们共存,永远。”
疫情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的结局可能有三个。第一个结局是“完全胜利”,即2-3个月内,所有的病人都得到良好治疗,全国疫情得到控制。第二个结局是“长期焦灼”,即所有疫情得到控制、病例数温和增长,但在可控中。整个过程非常长,拖到半年甚至一年,就像当年的非典一样。第三个结局是“完全失败”,2009年墨西哥猪流感蔓延全球,美国几百万人感染,如果对新的病原体不加控制,就会如此。
现在再回看1月份的抗疫,恍如隔世。那个时候,即使是最顶级的专业医生,也没有想到过这个病毒会进入第四种结局……整个世界因为这一场疫情,被完全撕裂。中国抗疫基本完全成功,在3个月内将病例牢牢地压下,即使偶尔再出现一两例,也是立刻发现、处置并在短期内控制住。
欧洲抗疫进入长期焦灼,疫情仍在蔓延,但政府将病例数控制在了医院能够应对的温和增长中,没有影响到人们的正常工作生活。而美国……我们原本认为医疗资源最发达的国家,却是“完全失败”,几百万人感染,将病毒推向了新的高度。
对于全世界的人类来说毫无疑问,我们抗疫失败了。我们并不惊讶,因为全人类在这半年中,都一点点、一点点地看着它发展过来,看着它从一万,变成十万,变成百万,变成千万,走向这个结果。但当世界卫生组织和众多科学家一起承认这个事实的时候,我们依然会感觉到一些难言的伤感。
口罩会成为人类的好朋友,成为公共场合的必备物品。我们会一直测量体温,记录行程数据,随时关注可能出现的疫情病例。电影院、剧场的隔空坐还会继续持续,运动赛、演唱会等大型活动也会少得多。高校的封闭式管理可能还要持续,食堂澡堂的时段都要预约,甚至还会继续网课。远程办公会更加普及,人和人的接触会变少,社交距离会持续。这样的日子会慢慢变好,但还会持续很久很久……
在之前我们一直盼望着的是——等疫苗研制出来,我们就无须再小心翼翼。但昨天世界卫生组织表示:“疫苗将是全球抗击新冠疫情的重要工具,但它不能自行结束新冠大流行,也不能保证科学家会找到疫苗。”“有疫苗不一定行,没有疫苗万万不行。”即使现在人类的医学技术已经高度发达,但仍然无法保证科学家一定能够在短期内找到有效疫苗。而且就算疫苗出现,世界也无法立刻结束新冠大流行。
如果想要疫苗实现全方位保护,需要一个地区内95%的人都接种疫苗。但你要知道,这一点或许中国能做到,或许北欧能做到,但其他地区呢?麻疹疫苗在1963年就已经推广普及,但一直到去年4月,美国还有大面积爆发的麻疹病毒——因为反疫苗人士太多,接种率不够。而另一方面,就算没有反疫苗人士的存在,也有一些地区会因为条件不足无法覆盖到所有人群。连食物和饮用水都无法保证的贫困地区,那些战火纷飞、连医院都已经炸没了的战乱地区,新冠疫苗一推出就让全世界立刻接种,实现的可能性,和新冠明天早上突然就奇迹消失差不多。
再者而言就算真的推出疫苗,因为新冠的特殊性,也不一定能够完全防控。人类的确曾经有过胜利案例——天花,我们死死地压住了天花,让它成为历史。但新冠与天花不同,天花是十分稳定的双链DNA病毒,几乎不可能变异。而新冠是RNA病毒,变异就像呼吸一样正常。新冠病毒也许会更像流感,这么多年依然不停有新型流感出现。流感每年冬春都会出现,每年都会变异,每年都在传播,影响到人类的生活。或者说,流感就是人类一场已经失败的、与病毒的战争。我们与流感共存,并将一直共存下去……就像,我们以后也要和新冠一起共存下去一样。
新冠病毒,新冠疫情
下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