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检测中血小板为何会假性升高或降低

发布时间:

2020-11-09


血常规检测已经是非常重要的常规检测项目了,血小板计数是诊断和鉴别止血和血栓性疾病的重要依据,但在日常检测中,采用血球计数仪对血小板计数有时会出现假性的升高或者降低,这是为什么呢?

血小板的作用

血小板简称PLT与红细胞白细胞一样属于血细胞,两面微凹、椭圆形或圆盘形,比红细胞和白细胞小得多,平均直径只有24微米,由骨髓巨核细胞的细胞质脱落片段形成的。血管破损血小板聚集成团,形成血栓;并且还会释放出促使血管收缩和血液凝固的物质。血小板计数是指单位体积血液中所含的血小板数目某些疾病原因可导致血小板数量的减少或增多

 

血小板聚集

血小板假性升高的原因

  1. 某些溶血性疾病,发生血管内溶血,红细胞破裂生成的碎片会被血球仪划分到血小板区域,从而使仪器出现误差,从而使计数假性升高。如血红蛋白症、G-6-PD缺乏,都会导致血管内溶血。
  2. 慢性粒细胞患者经过治疗后,血管内会出现大量碎片,这些碎片也会被血球仪划分到血小板区域,从而造成干扰,使血小板计数假性升高。
  3. 输入脂肪乳后短时间内采静脉血做血常规检测,乳糜颗粒也会被血球计数仪计入血小板,从而造成假性偏高。上述三种都可以通过人工涂血片,观察血小板以及红白细胞形态加以矫正。

血小板假性降低原因

  1. EDTA-K2抗凝剂导致血小板聚集,这与血小板表面存在着隐匿性抗原相关,导致血球计数仪把黏附在一起的血小板视为非血小板,从而造成计数假性降低。此时可用柠檬酸盐代替EDTA-K2作为抗凝剂,或者以手工计数血小板来矫正。
  2. 冷凝集素可以使红细胞、有核细胞、血小板凝集,从而使血小板计数假性降低。遇到体内的冷凝集素干扰时,可将标本于37度温育一段时间,消除冷凝集素遇冷形成干扰。
  3. 高凝状态血液的血小板发生肉眼不可见的凝集,会使计数假性降低,比如:高血镁、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都会使血小板聚集性升高。

血细胞的分析采用仪器具有速度快、简便的优点,但也容易造成误差。德晟作为老牌的血液检测试剂企业,建议大家遇到血小板计数与临床不符时,务必用手工计数复查进行矫正,避免为医患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纠纷。

血常规检测,血小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