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IVD市场两大主力:生化和免疫诊断市场

发布时间:

2025-07-10


体外诊断(IVD)作为现代医学体系的核心构成部分,在病情的筛查、诊断以及监测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是整个医学服务环节中不可或缺的基础部分。在 IVD 市场众多细分领域里,生化诊断和免疫诊断凭借其技术成熟度、市场规模以及应用广泛程度,成为了当下乃至未来市场的两大主力。

 

(显色底物MAOS

 

一、生化诊断市场现状与前景

生化诊断在我国 IVD 市场占据比例,2023 年约为 16%。这一市场规模近年来稳步增长,从 2017 年的 116 亿元预计增长至 2023 年的 276 亿元,期间复合年平均增速达到 18.93%,不过未来增速会逐渐放缓。从竞争格局来看,生化诊断在国内起步相对较早,技术壁垒较低,导致竞争格局较为复杂,行业集中度不高,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但国内企业在该领域已取得显著进展,有部分国产品牌已具备较为全面的试剂品种,产品质量和性能初步接近外企产品,并且成功进入国内医院,在市场打破了进口厂商的垄断局面。尽管如此,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品牌依赖,一些国外厂商在市场中仍占据相当份额。

 

在技术发展方面,以胶乳免疫比浊法为代表的先进生化检测技术不断涌现,这类技术使一些原本需免疫诊断完成的检测可用生化诊断实现,从而拓展了生化诊断的增量市场。未来,国内企业一方面需在高 端生化诊断仪器领域突破技术壁垒,另一方面,生化诊断试剂的竞争将聚焦于菜单数量、试剂质量等核心指标上。随着技术的持续创新以及国内企业竞争力的提升,生化诊断市场有望在保持现有规模的基础上,通过开拓新的应用领域和提升产品质量来实现进一步发展。

 

二、免疫诊断市场现状与前景

免疫诊断是我国 IVD 市场规模较大的细分市场,2023 年约为 503 亿,占比 42.45% 。该领域利用抗原与抗体之间的免疫反应进行定性或定量诊断,市场份额从 2012 年的 29% 增长至 2020 年的 36%,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免疫诊断技术多样,其中化学发光因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自动化程度高等优势,市场份额大且增长前景良好。其市场规模从2016 年的11.93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28.44 亿元,预计到 2025 年将达到63.26亿元。在市场竞争格局上,过去免疫诊断市场被国外企业主导,但如今,国内企业凭借研发突破和政策支持,逐渐在市场中崭露头角,不过,目前我国免疫诊断市场超过半数份额仍被国外企业占据。

 

癌瘤标志物、甲状腺功能、传染病是当前化学发光市场规模较大的三个板块,分别占比约 30%、20%、20% 。此外,心脏标志物等市场虽目前体量不大,但增长速度较快。从国产替代角度看,在传染病、心脏标志物等检测项目上,国产产品性能已接近大厂,国产比例约为 50%,凭借价格优势以及集采政策带来的成本效益,在基层机构具有较强吸引力。然而,在癌瘤检测等复杂项目方面,国产化学发光产品与进口产品相比仍存在较大性能差距,有较大的优化空间。

 

三、两大市场成为主力的原因

生化诊断和免疫诊断能成为未来 IVD 市场两大主力,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技术成熟度来讲,两者发展多年,技术相对稳定,应用广泛且认可度高。生化诊断技术经过长期发展,已形成较为完善的检测体系,能够对多种常见病情进行诊断;免疫诊断中的化学发光等技术也已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大量验证,准确性和可靠性有保障。其次,市场需求层面,生化诊断可用于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等常规体检项目监测,免疫诊断则在传染病诊断、癌瘤标志物检测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能够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诊断需求。

 

(DIPSO生物缓冲剂)

 

湖北新德晟公司作为上游IVD试剂原料生产厂家,可供应生物缓冲剂、显色试剂、发光试剂、酶制剂原料等产品,如在生物缓冲剂领域,其产品涵盖HEPES、Tris等多种类型,凭借成熟工艺,控制杂质含量,为检测反应营造稳定pH环境。发光试剂中,吖啶酯产品经多道提纯工序,发光效率稳定,广泛应用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如果您有需要,欢迎随时联系!

MAOS,DIPSO,IVD试剂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