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抗凝剂对血小板及其参数检测结果的影响
发布时间:
2021-06-18
血小板及其参数是血液检查的一个动态指标,其变化可为临床出血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准确依据。作为临床检验的常规项目,其检测结果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随着近年来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如何选择合适的抗凝剂是检测血小板及其参数质量控制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选择三种常用抗凝剂,以EDTA K2测定值为标准,比较分析其它两种抗凝剂对血小板及其参数的影响。
EDTA K2
抗凝性强,可抑制血小板原发性凝聚,使离体后的血小板离散成为单个颗粒,而对血小板计数的影响较小,有较好的稳定性。但对平均血小板容量(MPV)的测定有一定的影响,有增加其体积的作用,EDTA K2抗凝血的MPV均高于其它两种抗凝剂所测的MPV值。曾有报道,认为是由于血小板在EDTA K2抗凝剂中由圆盘状向球形变化所致。日常工作中应注意到这个差别。
枸橼酸钠
它是一种钙的鳌合物,呈碱性,可与钙离子形成可溶性鳌合物,其抗凝性弱,易使血小板聚集而致总数减少。本组结果显示,与EDTA K2:抗凝血比较,血小板减少,PDW升高,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
肝素锂
主要作用是抑制凝血活酶与凝血酶形成,并激活纤溶酶。但是由于肝素能引起血小板聚集及肿胀,或过量的肝素导致血小板破坏,在计数时,由于其体积较大,会被当作其它细胞。结果表明,血小板总数和PCT明显减少,PDW则升高,与EDTA K2抗凝血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
由此可见,如何选择一种合适的抗凝剂对于日常检验工作是一个重要环节,正确地选择使用才能准确反映血液中血小板的真实情况,为临床评价病人的血小板功能提供有力依据。推荐使用的EDTA K2抗凝剂,对血小板及其参数测定是相对稳定的,影响较少,而且对其它血液学常规参数也稳定。而枸橼酸钠和肝素锂对血小板及其参数均有较大的影响,不适合作为常规血小板及其参数分析的抗凝剂。
不管是EDTA K2、枸橼酸钠还是肝素锂等一系列采血管添加剂,我们德晟在这方面有着十几年的研发生产经验,都有很明显的优势。如果您不是很明白该如何选择,那么来我们德晟吧!我们将带领您了解其中的奥秘。
EDTA K2,采血管添加剂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新闻